區塊鏈新技術“去哪兒(er) 了”
春節前後是網絡購物的高峰期,然而,媒體(ti) 爆出,一些網店仍需要有大量的好評才能贏得新客戶,某些店主不惜刷好評。
“基於(yu) 區塊鏈的可信產(chan) 品溯源係統,在技術層麵提供了對此的解決(jue) 方案。”北京工業(ye) 大學北京未來網絡科技高精尖創新中心工業(ye) 互聯網團隊(以下簡稱工業(ye) 互聯網團隊)負責人於(yu) 非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在北京工業(ye) 大學和北京未來網絡科技高精尖創新中心的支持下,於(yu) 非團隊研發了基於(yu) 區塊鏈的可信產(chan) 品溯源係統——“哪兒(er) 來”,將原本為(wei) 虛擬貨幣設計的區塊鏈係統拓展為(wei) 可信產(chan) 品溯源平台。
目前,該成果已成功轉化,建成了基於(yu) 區塊鏈溯源的火龍果產(chan) 品,並開始在市場上發揮“威力”。
但於(yu) 非說,“哪兒(er) 來”係統隻是團隊成果轉化的開始,遠不是結束。
好技術遇到急買(mai) 家
“通過實地考察,我們(men) 了解到張家口金坤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坤農(nong) 業(ye) )的火龍果、無花果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品質上乘,但養(yang) 在深閨人不識,沒有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這也是京津冀地區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銷售的普遍痛點。這正好是‘哪兒(er) 來’係統可以大展身手的地方。”於(yu) 非說。
於(yu) 是,兩(liang) 者一拍即合。
原來,金坤農(nong) 業(ye) 是一家大型的以南果北種為(wei) 特色的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示範基地,有數千畝(mu) 農(nong) 田,100餘(yu) 個(ge) 大棚。但由於(yu) 采用傳(chuan) 統的營銷模式以及果品產(chan) 地溯源可信問題無法有效解決(jue) ,該公司生產(chan) 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長期局限於(yu) 本地市場。
金坤農(nong) 業(ye) 相關(guan) 負責人說,他們(men) 也曾通過實體(ti) 店、網店等方式想方設法開拓市場,但無奈實體(ti) 店成本高昂,網店又因為(wei) 在運營初期缺少買(mai) 家好評,難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遲遲打不開局麵。
於(yu) 非介紹,其實,整個(ge) 京津冀地區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銷售采取的幾乎都是這種比較落後的方式。因此,為(wei) 了研發出一款能應用於(yu) 實際的好技術,於(yu) 非組織的工業(ye) 互聯網團隊下了很多功夫。
團隊的研發從(cong) 的區塊鏈技術切入。他們(men) 意識到,基於(yu) 區塊鏈的虛擬貨幣隻需考慮互聯網上的交易和記賬,是脫離現實物理世界的。於(yu) 是,他們(men) 在世界上*個(ge) 提出了區塊鏈虛擬化的概念和實現方法。
“我們(men) 研發的‘哪兒(er) 來’係統,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基於(yu) 算法證明機製創建出共識基礎進行產(chan) 品溯源信息的可信交互,確保信息不會(hui) 被篡改,給用戶提供可信的溯源信息從(cong) 而保證食品安全。”於(yu) 非說。
在轉化中不斷成長
“通過與(yu) 金坤農(nong) 業(ye) 相關(guan) 專(zhuan) 家的廣泛溝通,我們(men) 就農(nong) 場產(chan) 品的可信上鏈需求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提出從(cong) 少到多,以點帶麵的發展策略。”於(yu) 非說。
此後,在完成商業(ye) 化戰略製訂、合作模式構建等工作後,團隊快速完成了區塊鏈可信溯源技術的應用落地示範,並將其成功示範應用於(yu) 金坤農(nong) 業(ye) 大棚南果北種的成功品種——火龍果,實現了農(nong) 業(ye) 領域的*款可信上鏈的火龍果。
可信上鏈的火龍果因此具有了“一果一碼一圖”的特征,每個(ge) 火龍果都有自己*的二維碼,匹配*的“證件照”,代表*的身份。
這個(ge) 過程都推進的快速並且順利。
但是,消費者對安全的更高需求給成果的轉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於(yu) 非說,為(wei) 了提高消費者對於(yu) 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的信任度,團隊將一般農(nong) 產(chan) 品種植過程中*的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等信息也加入區塊鏈中,如此消費者可以更直觀地看到自己買(mai) 的產(chan) 品從(cong) 種植到銷售的一係列細節。
為(wei) 了讓平台更快速方便地推廣和轉化,團隊在農(nong) 場進行反複的實驗測試後,認識到在設計產(chan) 品信息進行數字化寫(xie) 入區塊鏈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到係統落地農(nong) 場的基礎硬件條件。
“幫助企業(ye) 從(cong) 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模式進入信息化時代,需要一個(ge) 過程並同時需要付出成本。”在於(yu) 非看來,真正的成果轉化,除了技術轉化成功,還需要通過技術幫助企業(ye) 從(cong) 農(nong) 業(ye) 模式進入信息化時代。於(yu) 非說,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平台,不但在技術層麵要保證*,在與(yu) 各企業(ye) 合作時,也要保證減少落地成本,這樣才能更有利於(yu) 平台的推廣和實現。
轉化技術要切中痛點
金坤農(nong) 業(ye) 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哪兒(er) 來”係統,公司的信譽大大提升,而且消費者的信任和產(chan) 品銷量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於(yu) 非說,“哪兒(er) 來”係統的成功轉化應用給團隊zui大的啟示是,技術一定要能切中用戶的核心痛點,這是成果轉化成功的基礎,也是這次成果轉化中收獲的zui重要的經驗。
“以前的農(nong) 產(chan) 品溯源係統也不少,但在現有的產(chan) 業(ye) 鏈和電商模式下,產(chan) 品的所有信息均是記錄在電商平台或物流公司的單一的中心數據庫中。這就存在人為(wei) 修改數據的可能性,使得呈現給我們(men) 的商品信息缺乏真實性。”於(yu) 非解釋說,這就是很多農(nong) 業(ye) 公司的痛點。
而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數據的特點,交易雙方可以直接進行點對點的交易,不需要第三方的信譽背書(shu) ,也不擔心他人篡改數據。
於(yu) 非說,團隊正在把“哪兒(er) 來”係統在金坤農(nong) 業(ye) 轉化成功的模式推廣到其他農(nong) 場。而且,有了這次成功探索,他們(men) 還將在其他更多的領域進行嚐試。比如,團隊正在研發下一代分布式賬本技術,以推廣到更廣泛的應用場景:智能製造、智能建築、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等等。